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抽象性和时代性。其中,客观性是指教育目的的产生依据是客观的,教育目的所包含的内容本身是客观的。因此,教育目的不是人的主观意志产物。故本题说法错误。
相关试题
7.针对该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不定项)
4.对于青少年时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2.课堂秩序管理的内容主要有( )。
4.美国从1900年到1959年,由人力资本获得的利润增长了17.5倍,而由物质资本获得的利润只增长了3.5倍,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
10.下列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教书育人”要求的有( )。
小刘在日常生活中既能驾驶自己的汽车,也能驾驶其他不同型号的小轿车,小刘对不同类型汽车驾驶技术的迁移属于( )。
33.学校根据年龄编班、学习能力分组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组织主要是考虑到儿童发展具有( )。
29.小朱看完电影《我不是药神》之后,认为电影中的男主角即使为了病友能够减轻病痛也不能私自购买盗版药,因为如果人人都去买盗版药,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她此时的道德发展处于( )。
4.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波动很大。上讲台前,充满自信,觉得自己能当好老师、管住学生,遭受打击和挫折后,效能感会迅速降低。( )
38. 我国教育行政执法的主体是( )。
13.儿童的发散思维在3—4岁出现第一个增长期,7—8岁出现第二个增长期,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差异性。( )
14.以下属于教师条件性知识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