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两个研究生在同一个小组
B
两个研究生不在同一小组
C
东越大学的两位老师在同一小组
D
北楚大学的两位老师在同一小组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第一步:分析题干。 (1)每个小组3个人; (2)每个小组至少要有一名老师; (3)每个小组的成员不能都来自同一个学校。 第二步:根据题干条件分析选项。 3名本科生分在不同的小组,因总共分三组,故东越大学的这三名本科男生各在其中一组。 A项:如果两个研究生在同一个小组,再加上每组已有的一名本科生,满足每组3个人的条件,则该小组没有老师,与题干条件“(2)每个小组至少要有一名老师”矛盾,所以两个研究生必然不能在同一个小组,A错误,B正确; C项:如果东越大学的两位老师在同一小组,再加上每组已有的一名东越大学的本科男生,则该小组三个人均来自东越大学,与题干条件“(3)每个小组的成员不能都来自同一个学校”矛盾,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由题干条件,推不出北楚大学的两位老师一定在同一小组,因为二人在同一组或者不在同一小组,均可以符合题干所有条件,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试题
11.有四个外表看起来没有分别的小球,它们的重量可能有所不同。取一个天平,将甲、乙归为一组,丙、丁归为另一组,分别放在天平两边,天平是基本平衡的。将乙、丁对调一下, 甲、丁一边明显要比乙、丙一边重得多。可奇怪的是,我们在天平一边放上甲、丙,而另一边则放上乙,还没有来得及放上丁时,天平就压向了乙一边。 请你判断,甲球与丁球哪个更重 ?( )
64.某出租房住着四个白领,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和深圳。他们分别在百度、华为和阿里巴巴三个公司上班,其中:(1)来自深圳的白领单独在华为工作(2)来自广东的白领不在百度工作(3)来自北京的白领和另外某个白领同在一个公司(4)来自上海的白领不和来自北京的白领同在一个公司以上条件可以推出来自北京的白领所在的公司为( )。
15. 一位高中英语教师在最后的一次试验中,把一些真正的、通常使用的格言散置于几个他自己编造的、无意义的、听起来像格言的句子之中。接着他让学生们对所有列出的句子进行评价。学生们普遍都认为伪造的格言与真正的格言一样地具有哲理。这个老师于是就推论出格言之所以得到了格言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它们经常被使用,而不是因为它们具有内在的哲理。 下面哪一项如果正确的话,最能质疑这个老师的结论 ?( )
老赵、老杨、老胡三人中有一个是农夫、一个是樵夫、一个是大夫。他们由东向西相邻而居在一条通往山脚的路边。老赵说:老杨生病时还是我去给他找的大夫。樵夫说:我每次从山上砍完柴回家都要经过老杨家。大夫说:我家隔壁只有老赵一家根据以上信息,住在离山脚最近的一家是()。
65.甲、乙、丙、丁四人分别只去过欧、美、亚、非四大洲中的两个。已知:①没有人既去过美洲,又去过非洲②有三个人去过欧洲③甲去过非洲,而乙没有去过,但他们见过面④丙没有去过亚洲,但分别跟甲和丁见过面,但甲和丁没有去过同一个洲⑤乙、丙、丁三人没有去过同一个洲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推出( )。
55.甲、乙、丙、丁、戊五个棋手,甲的战绩不如丁好,乙的战绩没有丙那么差,戊的战绩不及丙那么好。丁的战绩没有乙那么好,没有戊那么差。由此可以得出( ) 。
12. 小女孩喜欢洋娃娃,小男孩更爱玩具汽车,这是天生本能反应还是后天环境影响下的选择 ?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观察了 3 至 8 个月大的婴儿对玩具的喜好,发现女婴盯着粉色洋娃娃看的时间明显长于玩具卡车,而男婴关注蓝色卡车的时间更多。因此,研究者认为婴儿对玩具的不同偏好或许是由性别基因决定的。 上述结论隐含的假设是什么 ?( )
6.某市对某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每天坚持 1 小时以上健身活动的人比不健身的人身体更健康。因此,每天坚持 1 小时以上健身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 以下哪项论述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 )
某公司成立了篮球、足球和乒乓球三个业余活动小组,甲、乙、丙均报名参加。三人在不同的小组,且每人只参加了一组,对于他们参加业余活动小组的情况,有如下三种猜测:(1)甲参加了篮球组,乙参加了足球租。(2)丙没参加足球租,乙参加了篮球组。(3)甲没参加篮球组,乙参加了乒乓球租。如果上述三种猜测都只对了一半,则甲、乙、丙分别参加的是:
57.某大学自习室里有5个中文系的学生,4个东北人,3个篮球爱好者,2个哈尔滨人。以上叙述涉及了这个自习室里所有的同学,其中2个来自哈尔滨的同学不是中文系的。那么这个自习室的人数是( )。
82.“闪婚”是指男女双方恋爱不到半年就结婚。某研究所对某市法院审理的所有离婚案件作了调查。结果显示,闪婚夫妻三年内起诉离婚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闪婚夫妻。由此,该研究机构认为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以上论证?( )
19. 一个地区的能源消耗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呈正相关的,二者增长的幅度差通常不大于 15%。2014年,某省的统计报告显示:该省的能源消耗增长了 33%,而经济增长率却是 16.3%。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都可能对上文中的不一致之处做出合理的解释,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