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解析
本题考查艺术概论——艺术的概念。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于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创造的产物。因此,艺术创作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看,都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古代中外美术的作品,只能作为今天创作的借鉴,所以是“流”而不是“源”。
(2)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需要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而且要对社会生活做出判断和评价,从主观方面折射和体现出社会生活对艺术家本人的影响。艺术世界中的人物形象和诗情画意,都是艺术家人生阅历和生活实践经验的结晶。
相关试题
7.汉代主要流行( )。
8.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从技法上说属于( )。
11.《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的作者是( )。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3.试论述17世纪荷兰绘画的主要成就。
四、简单题(每小题5分,共15分。)31.简述四君子题材为文人画家们所喜爱的原因。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6.传统篆刻作品的表现形式包括阴文和_______两种。
14.下列说法中,属于当前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①形式大于内容 ②一味地“鼓励”产生误导③重结果轻过程 ④对学生的评价是错误的
10.以下( )是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
25.两河流域最早的美术是希腊人创造的。()
7.史前时期,出现南方干栏式建筑,河姆渡广泛采用的榫卯结构是后来中国木构建筑最重要的技术特征之一。( )
29.美术基础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画画。()
5.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