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阅读材料2,完成第74-76题
李老师上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上课开始就在屏幕上投影出: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接着就复习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请一位学生起来回答什么是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学生回答:“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李老师又问其他同学:“回答是否正确?”学生齐声回答:“对。”李老师再说:“请同学们一齐回答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于是大家一齐说:“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然后李老师开始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快就讲完了,学生也记住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接下来李老师要学生做课堂练习,习题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他分别找两个学生上黑板来完成,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练习,做完后李老师再纠正。被叫上去在黑板上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学生画错了高,于是换了个学生。这个学生打算画辅助线,可是又没有学过相关知识,老师就让他下去,又换了学生上去试,这个学生还是想画辅助线,但最终依然没成功。李老师只好作罢,自己画了高。最后,李老师让学生再次背诵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节课就结束了。
A
循序渐进原则
B
量力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启发性原则
正确答案 :A B D
解析
【金标尺答案】ABD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教学原则。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是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材料中教师出的题目超出学生的认识水平,违背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故A项符合题意。量力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材料中教师出的题目明显难度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违背了量力性原则,故B项符合题意。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材料中的李老师在学生不知道如何做的情况下,并未让学生尝试,而是直接打断了学生,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违背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故D项符合题意。
C项:巩固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材料中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知识,体现了该原则,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BD。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48.《教育法》是中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下列说法中与《教育法》中的有关规定不符的是( )。
79.面对课堂上出现的混乱情况,李老师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
16.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 )。
63.以下属于道尔顿制教学法的特点是( )。
39.教师在课堂总结时对学生说:“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的不停自转。”这属于( )
4.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规格所作出的总要求,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14.刘老师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这主要体现出刘老师具有良好的( )。
3.教育活动中,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要素是( )。
( )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便捷了解学科的基本内容。同时也便于组织教学与评价,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25.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就儿童心理发展观提出了( )。
30.上课时,坐在窗边的林烨把窗帘拉开又合上,合上又拉开,老师忍无可忍,批评了他,他反倒做鬼脸引得其他同学哈哈大笑,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林烨的行为是为了获得( )。
42.根据奥苏伯尔对有意义学习的分类,如果儿童听到“鸟”或看到文字的“鸟”,就知道它代表实际的鸟,即使此时并未见到真实的鸟,儿童也能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在大脑中形成关于鸟的形象。这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