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解析
本题考查体育教学与实施——体育课的密度。
(1)练习密度指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的练习总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之比。一般来说练习密度应在35%以上,但也并非越大越好。王老师在第二次课所作的调整有助于学生发展下肢速度素质,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足球运球能力,提升了练习密度的同时,达到了发展身体素质、学习运动技能的目标。
(2)提高体育课程练习密度的方式有几种:
①改变练习的速度、幅度、组次等;
②改变组与组之间的间歇时间;
③改变练习内容的强度;
④加大练习内容的重复次数;
⑤改变课中练习的教学方法,采用比赛法等;
⑥督促学生保证动作质量。
相关试题
40. 体育教师应在每节课后做好小结与反思。( )
5.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是( )。
14.前臂负重弯举时,肱二头肌的工作条件是( )。
2. 安徽省小学体育与健康优质课评比中增设了健康模块的内容。这体现了课程性质的( )。
26. 排球比赛中,发球运动员所在的位置是( )。
62. 简述预防青少年近视的手段。
20. 下列训练方法中,最利于提高运动员应变能力和实战能力的是( )。
47. 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肌肉的功能性肥大和肌肉的力量增加。( )
56. 校园足球教学要遵循技能为主、育人为辅的指导思想。( )
30. 在学习武术组合动作时,练习者通过意念想象巩固动作。该练习方法是( )。
28. 下列队列口令中,动令落在左脚的是( )。
4.在学生体育态度形成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带头进行体育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