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间接性
B
目的性
C
概括性
D
形象性
正确答案 :A C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思维——思维的特征。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它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过程,其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故AC项符合题意。
A项:思维的间接性即思维能对感官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物与头脑加工来进行反映。故A项符合题意。
B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C项: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含义:①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质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②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故C项符合题意。
D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C。
相关试题
3.表象的特征有( )。
12.小明在一篇作文中,创造了一个英雄人物,这种现象属于( )。
6.想象是对大脑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其功能包括( )。
7.人类思维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 )。
1.下列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
14.( )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5.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包括( )。
8.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据其根茎叶果等共性统称为“果树”,这是思维( )的体现。
14.教师在课堂上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这种思维方法是( )。
5.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2.学生在做问答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再认。
2.学生根据课文《夸父逐日》描述想象出夸父的模样,这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