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1)恩格斯提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易建平从词源角度研究,认为“文明即国家”。“国家”的“物化载体”集中体现在“国民”“国土”及“国民”的“国家认同理念”。
(2)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主人”(中国人),一代又一代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不断,这已被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所共同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始于黄河流域中游地区,根据近年遗传学研究成果证实,现在中国境内的绝大部分人的基因与考古发现的五千多年前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人群基因相近。再从“姓氏文化”考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姓氏的国家,其姓氏相对十分集中,其中99%的姓氏出自“炎黄”姓氏系统,因此中国人自古以来自称“炎黄子孙”,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黄帝”被中华不同族属、不同地方、不同时代的国家统治者与社会大众公认为中华“人文始祖”,也就是中国之“国父”。
(3)早在距今六千多年前,“庙底沟文化”的中华先民,他们所形成的族群文化中心区域在黄河流域中游,其考古学文化分布范围北至长城地带,南到长江,西至甘青,东到鲁西南。从此以后,随着历史发展,到了秦汉时代,国家疆域西至“西域”,东到东北地区,北至蒙古高原以南,南到“南海九郡”,秦汉王朝的“国土”已奠定了此后中华国家的空间分布范围,至今延续不变。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
(4)“文明”(即“国家”)历史之一代又一代延续不断,主要取决于“国民”对“国家认同”理念的坚守,其具体的“物化载体”反映的是国民对国家(即“国”与“家”)的空间“中”与“中和”的观念认同。国际学术界一般公认的“文明”(即“国家”)形成的“三要素”是城市(都邑)、文字与金属器,而都邑又是其中“第一要素”。所谓“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和历史文献记载表明,都邑必须“居中”。如6400年前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墓主人及其左右两侧的龙、虎形象与脚底“北斗”图像,反映了墓主人以“天中”之“北斗”为坐标求“地中”理念。而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豫东北濮阳与鲁西南的定陶一带,先秦时代人们就认为那里是“天地之中”(“陶为天下之中”)。出土文献《清华简·保训篇》记载虞舜“求中”于“鬲茅”(即文献之“历山”,亦今濮阳、菏泽一带)。大禹立国建都,商汤六世祖上甲微为其“求中”于嵩山,即五岳之中岳嵩山。考古发现夏代都邑王城岗城址、新砦城址、二里头城址均在大嵩山地区。中华五千年文明,4200年历代都城建于大中原的长安、洛阳、郑州与开封,北宋之后金元明清徙都北京,海陵王定都北京,即称“燕京乃天地之中”。《吕氏春秋》记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荀子·大略》指出:“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中”体现的是对“四方”的“公平”“公正”,这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中和”政治理念的集中体现。这种“中”与“中和”理念也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入人心。
(5)中华五千年文明“不断裂”的“生命力”,在于其国家与国民的“有容乃大”的理念。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随着历史发展,中华民族成员组成越来越多,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可谓哪个族群都可以作为中华国家的领导者,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女真人建立的金王朝、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与满族建立的清王朝,他们均被认为是属于中华文明的政治实体。这是因为中华文明构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有容乃大”理念所致。
(6)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见证,中国在国家关系上是“有容乃大”心态,中华文化的“丝绸之路”见证的是中国与世界的友好之路、合作之路,而不是“大航海时代”给世界历史带来的“殖民时代”。
A
政治
B
哲学
C
历史
D
文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整篇文章都是在围绕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在阐述,侧重文化历史的阐述。对应选项,C项“历史”符合,当选。A项“政治”强调自上对下的治理,B项“哲学”是研究普遍的、基础问题的学科,包括存在、知识、价值、理智、心灵、语言等领域,D项“文学”是一种用口语或文字作为媒介,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和手段,三项均不符合,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项。
【文段出处】《刘庆柱: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特质》
相关试题
网络视听行业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打造网络文艺精品,离不开科学、客观的文艺评论作为______。当下,一系列突破传统形态的文艺评论形式,正在_____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与价值导向。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种时代精神在某一社会群体中高度集中的形象投射,即构成这一时代的精神偶像②在这种时代召唤下,无数中国科学家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潜心研究,倾情奉献,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作出了非凡贡献③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时代精神④当下,科技创新被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⑤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以科学工作者为表现对象的影视作品尤其是科学人物传记片数量并不多,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作品更是屈指可数⑥作为民族崛起的重要力量,这些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故事值得被铭记,科学家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境界理应被褒奖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在“世界历史”的基本态势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展开过程中,就像中华民族要在各个方面完成现代化任务是不可避免的一样,中华民族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两个方面——现代化和独立自主,对外学习和自我主张——似乎是矛盾的,但它们只是在抽象的观点看来才是矛盾的,而在现实的理论与实践中却是历史地一致的。就像现代化绝不意味着将从西方得来的抽象原则先验地强加给中国的历史性进程一样,中国发展的自我主张也绝不意味着避开外部世界的孤立主义和自我封闭。学术上或文化上的独立自主,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任意武断,而是表明它能够真正地占有从外部学来的东西——它要使这些东西成为能思的和批判的,也就是说,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段话主要阐述了( )。
根据上述文段,下列最能体现“国家”的“物化载体”的是( )。
近年由中国经典IP改编的动画电影在创作中融入国潮思维,以多元审美体验触发不同年龄段、不同国家和地区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心灵共振,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动画电影的这种创作思路可称为“新国潮”,为中国电影创作传播策略提供了新思路。新国潮动画电影突破了低幼创作的叙事局限,借助传统故事底本聚焦当代观众关心的社会热点。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甲、乙、丙、丁是某学院的学生们,他们各自是A班班长、A班团支书、B班班长、B班团支书中的一个。已知以下信息:①丁是A班的;②甲和丙是同一个班的;③乙不是班长;④甲不是A班的团支书,也不是B班的班长。由此可以推出( )。
小麦:面粉
大雪:冬至
下列关于明代时期的主要著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某校将举行朗诵比赛,欲购买一批钢笔作为奖励,采购负责人与商家进行议价,若多购入80%,每支钢笔可便宜12元,这样总价因此只增加了40%,则一支钢笔的单价应为多少元?( )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有些律师戴眼镜,因此,有些戴眼镜的人具有高学历。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须补充的前提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