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时间效力不同
B
空间效力不同
C
立法主体不同
D
适用对象不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金标尺答案】C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属于基本法,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属于单行法,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基本法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单行法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项符合题意。
A项:时间效力是指教育法何时失效,何时终止生效以及法规对其颁布实施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溯及力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空间效力也就是教育法在什么地域发生效力。是从法律生效的地域角度观察对人的效力。凡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教育规范性法律文件,一般在全国有效;地方制定的教育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本行政区内有效;在特定区域有效,有的法律不但在国内有效,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超出国境。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12. 化学课上,王老师讲到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可能大于成分气体最大分子量,也不可能小于成分气体最小分子量时,打了一个比喻:“有三位同学分别为10岁、12岁、15岁,他们的平均年龄可能大于15岁吗?可能小于 10 岁吗?”学生一下都明白了。这里王老师主要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31.下列教师对学生课堂作业完成情况的处理方式,最不恰当的是( )。
8.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下列因素中,不影响儿童享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有( )。
5.根据教育目的,可以对教育活动的方向和质量作出判断,衡量教育活动的得与失。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功能。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减少自己的示范、演示、板书、讲授等行为。
9.协同教学主张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
17.个体对自己是谁、自己要发展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在社会中处于什么角色有连续、稳定的想法,这属于中学生人格发展中的( )。
9.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拥有相对于他人或相对于自己的智能强项。该观点说明每个学生都具有( )。
7.根据动机与效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0.下列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错误的有( )。
某同学在学习中倾向于选择一些难度很大的任务,说明该同学有较高的成就动机。( )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一种社会性合作活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源于社会性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