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
D
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正确答案 :D
解析
幼儿思维方式的变化:直观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幼儿早期的思维属于直观行为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又称为表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一般认为,2.5~3岁是幼儿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的关键年龄; 3~6、7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6、7岁以后,儿童的思维开始进入逻辑思维阶段。所以幼儿思维的变化方式是从直观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故本题选D。
相关试题
10.加德纳提出的是()。
26.游戏观察中,主要围绕()。
13.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严重的违反规则和攻击性行为等危险行为时,教师最恰当的介入方式是()。
2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有()。
32.大班幼儿开始对玩具的细节特征有了较高要求,所以给大班幼儿提供的玩具应是逼真的成品玩具。
28.学前儿童教育目标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和划分,从幼儿身心发展角度可划分为幼儿,认知和()。
9.卢梭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的划时代著作是()。
29.幼儿园教学设计生成技术,寻找课程内容的生产源的方法有()。
2.幼儿学习的动力源于()。
22.婴儿双手动作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不灵活到灵活的过程,体现在()。
6.幼儿科学活动中采用探究法的首要环节是()。
第二部分 主观题(共60分)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31.现代教学强调幼儿自主学习,因此,幼儿的自主探索应贯穿于活动始终。